2013年8月10日 星期六

與女爵相會


波爾多美酒之中,有為人所認識的男爵和女爵。
男爵是 Château Pichon Longueville Baron,
而女爵是 Château Pichon Longueville Comtesse de Lalande。
它們本來是同一個莊,後來莊主因應拿破崙法規所限定,需把財產平均分布給五個子女,
兩個兒子獲得男爵,而三個女兒獲得女爵。
在1855年列級酒莊分級當中,男爵和女爵皆評級為二級列級酒莊。

今次獲朋友賜酒,品嚐的是1997年的女爵 (RP 88,市價 HKD 880)
第一次試到爵,腦內就回想起兩個月前在其宏偉的城堡門前拍照
她可算是我遊覽波爾多酒區中,最為欣賞的一個 Chateau。
可惜的是,當我們打開酒瓶,倒出美酒,卻發現什麼果味也沒有。
三十分鐘過後,香氣依然封閉,喝第一啖時就覺得不對勁!
何解有種不平衡的酸度,除了很重的青燈籠椒外,便沒有其他味道。
後來再等多一小時,香氣和味道依舊,令我聯想到1997年是否弱年?
翻查歷史,才知道當年天氣差,開花期和收成期都下雨和潮濕,使葡萄不成熟。
還得知了一個冷知識,就係波爾多的葡萄酒,原來是「逢 7 必衰」
自 1907 年至 2007 年,除了 1947 年外,沒有一年是成功的。(很期待看 20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