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

覲見侯伯王


「覲見侯伯王」,聽落很像一部宮廷片,沒想到竟是一齣愛情影畫戲 .............

鏡頭開首並不是深嚴的宮殿,而是宮殿外的小花園
魁梧健碩的侯伯王脫下沉重的盔甲,伸出他那久經歷練的手挽著他的情人,
步入屬於他倆的花園,花園內種滿鮮花,花園外則種滿聳高的杉木。
侯伯王為哄美人一笑,摘下紫羅蘭花,緩緩地為情人帶上這浪漫的頭飾,
花香歷久不衰,像香水般的香氣溢滿四周。
二人坐在草地上,感受到周遭泥土和石頭帶來的清新氣息
此時,身後的隨從為二人遞上一籃精緻的水果,
當中,黑布冧所帶出的甜味,把二人這次相會,帶進更美的意境。

鏡頭一轉,侯伯王把情人帶到餐廳,點起燭光,整個世界彷彿只剩下二人...
侯伯王細心地為情人準備她心愛的食物,端上一道又一道美食,
最後以一道朱古力心太軟配襯咖啡奶凍及雲呢嗱雪糕為他倆這首次約會作完美收結。
有人提醒她侯伯王不是普通人物,沒經過長時間的接觸,對他的了解是不足
然而,雖只是數小時的短聚,情人已有非君不嫁的暗許,永留下甜蜜的回憶 ....

故事完結,或許你會認為這既不是宮廷片,亦不是愛情影畫戲,
而是一套穿越時空,不分國界的科幻戲。
有時侯我在想,品嚐葡萄酒本身就是穿越時空,不分國界。
1994 年的今天,你在哪裡??? 在做什麼 ??? 

後記:
Chateau Haut Brion 1994 (RP 92,HKD 3000)
是我第二支接觸的法國波爾多左岸五大酒莊
希望作為新晉酒徒的我可盡快試勻五大,完成第一個里程碑。
這支酒複雜性高,打開酒瓶溢滿花香,香氣有紫羅蘭花、杉木、炭燒咖啡、
香料、薄荷、雲呢嗱。中高酸度,單寧有待時間改善,味道濃罩著黑布冧、
雪茄、甜菜頭和咖啡。數小時過去,香氣依然像香水般芬芳,而單寧明顯比早前順滑,
味道方面多出了朱古力、礦物、煙燻、泥土和茶味。
最有趣的是,將近完結這甜蜜約會前,香氣中充斥了明顯的香蕉味,是意想不到的。
朋友說,Haut Brion的風土獨特,釀出來的酒不能只用數小時去品嚐,
而是至少用一至三日的時間,才能感受到此酒的威力與奧妙
我會牢牢記住,希望日後再有機會與侯伯王約會時,給予多點時間去接觸。

2013年8月25日 星期日

漫畫<神之水滴>第一集出場酒款 ~ Ch. Mont-Pérat


在我接觸葡萄酒不久的時候,已有酒商以漫畫<神之水滴>作招徠
好處是貪方便,不用多作介紹,將一張漫畫插圖拼合一張真實酒相就行。
而 Ch. Mont-Pérat 可算是我聽得最多的一個酒款,
因為漫畫的男主角喝了 Ch. Mont-Pérat 2001 後,形容就像樂隊 Queen 的澎湃音樂
令到每個打算購買它的顧客都幻想著,品嚐此酒時會否響起 "We'll ..We'll ROCK You"
答案當然是....沒有。一個很好的 Marketing 一定要配合相應的質素,否則就後繼無力。
正如我數年前說過,蘇絲黃拖垮了一部分澳門的食肆,
被她讚過的食肆,在最初期是絡繹不絕,後期名氣大於實力,無法應付客人要求
導致劣評如潮,又或令客人期待過高,在營銷角度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

Ch. Mont-Pérat 位於 Premières Côtes de Bordeaux,
波爾多主要流域加倫河和多爾多涅河之間一河之隔是左岸的 Graves 區。
Premières Côtes de Bordeaux 主要生產紅酒,佔 85 %。
而 Ch. Mont-Pérat 主要栽種葡萄品牌的是 Merlot。
每年混合的比例 80 % 以上是 Merlot,Cab. Sauvignon 同 Cab. Franc 各佔 10 %,
Ch. Mont-Pérat 2010 也不例外。經過 7 至 10 個月在新法國木桶陳年,
其表現是澎湃的果香,如布冧、紅桑莓,亦有木桶所帶出的雲呢嗱和香料味道
HKD 200 以下可買到的酒,有如此風格已算不錯,仲想點? 

2013年8月18日 星期日

與騎士對決


波爾多酒區中,我其中一個喜歡的是 Pessac-Leognan 區。
Pessac-Leognan 位處於 Graves,在波爾多城的南方;
而為人熟悉的酒莊 Lafite、Latour 和 Mouton 在 Pauillac,
位處於 Medoc, 是相反方向,在波爾多城的北方。

今次品嚐到的是 Domaine de Chevalier 2009 (RP 95,HKD 650),中文名叫騎士莊。
2009 年雖屬於波爾多產區的好年,但只是 4 歲的小騎士功力始終有限,未足以可匹敵。
不過打開酒瓶已芳香撲鼻,原瓶 Decant 咗 2 小時後,香氣就更加 OPEN,
酒色是趨向紅色的紫色,可能他還年青,散發出的香氣亦很年青。

香氣概括地可分為三種:
Primary Aromas (第一層香氣): 主要來自葡萄本身,如經常所形容的紅果、黑果。
Secondary Aromas (第二層香氣):主要來自木桶發酵所帶出的味道,如奶油、麵包。
Tertiary Aromas (第三層香氣):主要來自陳年所帶出的味道,如茶香、煙草、皮革。

而這位年青的小騎士散發出的主要是第一層香氣,和少量的第二層香氣,
豐富的果香,如黑加侖子、藍莓,少許奶油和木味。
今天的小伙子,我相信十至十五年後的他必定是位偉大的騎士。

2013年8月10日 星期六

與女爵相會


波爾多美酒之中,有為人所認識的男爵和女爵。
男爵是 Château Pichon Longueville Baron,
而女爵是 Château Pichon Longueville Comtesse de Lalande。
它們本來是同一個莊,後來莊主因應拿破崙法規所限定,需把財產平均分布給五個子女,
兩個兒子獲得男爵,而三個女兒獲得女爵。
在1855年列級酒莊分級當中,男爵和女爵皆評級為二級列級酒莊。

今次獲朋友賜酒,品嚐的是1997年的女爵 (RP 88,市價 HKD 880)
第一次試到爵,腦內就回想起兩個月前在其宏偉的城堡門前拍照
她可算是我遊覽波爾多酒區中,最為欣賞的一個 Chateau。
可惜的是,當我們打開酒瓶,倒出美酒,卻發現什麼果味也沒有。
三十分鐘過後,香氣依然封閉,喝第一啖時就覺得不對勁!
何解有種不平衡的酸度,除了很重的青燈籠椒外,便沒有其他味道。
後來再等多一小時,香氣和味道依舊,令我聯想到1997年是否弱年?
翻查歷史,才知道當年天氣差,開花期和收成期都下雨和潮濕,使葡萄不成熟。
還得知了一個冷知識,就係波爾多的葡萄酒,原來是「逢 7 必衰」
自 1907 年至 2007 年,除了 1947 年外,沒有一年是成功的。(很期待看 2017)

2013年8月4日 星期日

太太也愛上 Riesling !


飲酒最重要是什麼?「美酒?佳餚?酒杯?」通通都錯,最重要是有個伴。
如果是獨酌,更好的美酒佳餚也隨即變得淡而無味,似李白咁,月下獨酌,也很愁。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自愛上葡萄酒,也想方設法讓身邊的人接觸它及愛上它
而我太太便是其中一人,她現在對德國 Riesling 情有獨鐘
經常嚷著要我購入不同的 Riesling 供她品嚐。

德國酒以甜度分級:(由微甜至極甜)
1. Kabinett
2. Spatlese (即 Late Harvest)
3. Auslese
4. Beerenauslese (BA) 
5. Eiswein - 即冰酒
6. Trockenbeerenauslese (TBA) - 是貴腐葡萄的一種

今次買的是來自德國 Rhinegau 區的 Riesling
Balthasar Ress Rheingau Riesling Kabinett 2011
甜度屬於初級,酒色清澈如水,
有作 Riesling 教學用的基本香氣,如獨有的汽油味,
清新的花香、蜜糖、檸檬和蜜桃。甜度是半乾至半甜,
酸度一流,味道方面有檸檬、西柚、檸檬皮、礦物、蜜糖和汽油味。

2013年8月3日 星期六

布根地 (Burgundy) 葡萄酒分享



法國酒,很多人第一時間便聯想到 Bordeaux (波爾多)
其實除了波爾多,法國還有很多產區,
例如 Loire Valley (羅亞谷)、Rhone (隆河)、Alsace (阿爾薩斯),
還有今集所介紹的 Burgundy (布根地)。

Burgundy 的分級制度與 Bordeaux 截然不同,
Bordeaux 的分級制度是根據酒莊,而 Burgundy 的是根據田 (Cru),
大致分為四級:
1. Grand Cru (特級田)
2. Premier Cru (一級田) 
3. Village (村莊酒)
4. Regional (地區酒) 

Burgundy 主要的葡萄品種是一紅一白,即 Pinot Noir 和 Chardonnay
Burgundy 吸引人之處就係雖然每款酒都是單一品種,
但不同田出產的葡萄而釀製出來的酒在風格上可以完全不同
這便是當地人十分崇尚的風土條件 (Terroir)。 



今次介紹的便是來自號稱黃金之丘 (Cote d'Or) 的 Chambolle-Musigny (簡稱 CM)。風格上和其他出名的村莊,如Gevrey Chambertin 和 Vosne-Romanee 截然不同。CM 的特性是比較女性化,以香氣為主,打開酒瓶是如香水般的香氣,非常吸引。左圖是 Domaine Michel Magnien Chambolle-Musigny Premier Cru 2007,一如所料,打開酒瓶已嗅到玫瑰花香,顏色方面呈現磚紅色,正值年華。香氣方面,還有士多啤梨、舊木桶、香料、偏熟的菜和甜香料。味道方面,有蕃茄、草藥、木桶和果仁,酸度突出,未至於不平衡;值得一讚是餘韻悠長。

2013年8月2日 星期五

西班牙Ribera del Duero之夜

Ribera del Duero 是一個位於西班牙中部偏北的葡萄酒產區,
它是繼 Rioja 之後最為人熟識的一個知名西班牙產區。
由於天氣炎熱,要種植優質葡萄需要向高地發展,
日夜溫差大亦使西班牙貴族葡萄 Tempranillo 更易茁壯成長。
Ribera del Duero 和 Rioja 也是用 Tempranillo 釀造頂級紅酒,
但 Ribera del Duero 的 Tempranillo (這裡叫 Tinto Fino) 
是比 Rioja 的 Tempranillo 厚皮,故此顏色較深,黑果味和布冧味亦較突出。
這個晚上一共試了 8 款來自 Ribera del Duero 的葡萄酒,
只有以下兩款比較值得一提:

Tinto Reserve Zarzuela 2004 (HKD 100),打開酒瓶便輕易察覺到黑果和木桶所帶出的香氣,而品嚐時亦清晰感謝西梅味道的澎湃另外,亦帶一些煙燻、咸肉和煙草味。不抽煙的我反最欣賞葡萄酒內的煙味,做人就係咁矛盾。
Resalte Gran Reserva 2000 (HKD 360),充實的黑果和少許濕樹葉的味道,起初會被那種濕木濕樹葉的氣味誤導,以為自己在喝的並非西班牙的 Tempranillo,而是法國 Burgundy 的 Pinot Noir。當然顏色完全不同,而果味亦十分成熟,不會給它輕易騙到。喝下去便尋找到香甜的梅味,還有點肉味、草藥、木桶帶出的雲呢嗱味,最後還有陳年的果皮味。沒有一種味道特別突出,顯示出其平衡。酸度夠、單寧足,可見此酒具有陳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