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人投票下,五強誕生了,排名如下:
1. Chateau Figeac 2000
2. Chateau Smith Haut Lafitte 2005
3. Chateau Palmer 1998
4. Chateau Leoville Las Cases 1983
5. Chateau Leoville Poyferre 1986
其實我所選擇的排名和以上次序有點不同,我的排名是:
1. Chateau Figeac 2000
2. Chateau Palmer 1998
3. Chateau Leoville Las Cases 1983
4. Chateau Smith Haut Lafitte 2005
5. Chateau Leoville Poyferre 1986
原因在於 Chateau Smith Haut Lafitte 2005 仍有很大潛力
現在喝未能感受到它最大的威力,變相較優雅的Chateau Palmer 1998
和後勁凌厲的 Chateau Leoville Las Cases 1983 遜色。
大家同是「千千聲」,五強順利誕生,但其餘三款何解落選
今集也帶大家來看看這三名「落難英雄」。
Chateau Pichon-Longueville Comtesse de Lalande 2004
(RP 92,參考價格:HKD 1150)
名字太長,通常簡稱 Pichon Lalande,或叫它的綽號:「女爵」。數月前喝過 1997 年的女爵,只有很生硬和青澀的感覺,不是很良好,我歸咎了是當年天氣和收成的問題,當時有資深飲家給我的意見是存酒 Condition 問題多於天氣和收成的問題,皆因他所認識的女爵,無論好年或弱年都是表現良好的。此次有機會再嘗一嘗「女爵」去驗證一下,2004 年屬一般年份,既不是好,也不是壞,我喜歡 2004 年的酒,因為它價格較其他年份低,又進入適飲期,通常都給我不俗的感覺。
酒色仍在高峰,是深邃的紅寶石色;香氣較明顯,有草青、黑果、香料、奶油、炭燒咖啡和焦糖;酸度中高,酒體中等,單寧中低;可是香氣和味道沒承接力,草青味為主體,果味欠奉,開瓶三小時便告終,是 Drop 得最快的一支,到後期維持的只有動人的焦糖香氣,其餘什麼都沒有。
Chateau Lynch Bages 2004
(RP 87,參考價格:HKD 1150)
說到穩定,我首推我嚐過很多遍的 Lynch Bages -「靚次伯」,無論好年或弱年都是表現良好的。穩定,雖然是一句讚美語;通常穩定亦即是告訴你它的變化不大,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新鮮感,每年都差不多的話,會讓人沒有好奇心去探索。
超過 80% 的 Cabernet Sauvignon,通常較其他酒莊遲採收,只有 60% 新木桶陳釀 15 個月左右,所以在整體表現是果味多於木味。
開瓶時一如以往的濃郁黑果,香氣綻放,有黑胡椒、肉香、茶香、雪茄和泥土;酸度和單寧中等,酒體較厚實;和「女爵」相似,香氣和味道沒承接力,只有黑加侖子和草青,同樣地在開瓶三小時多便告終,後期只有沈睡的黑加侖子。
Chateau Calon Segur 1979
(RP 71,參考價格:HKD 1080)
它是我暫時喝過最老的波爾多葡萄酒,上次在朋友舉辦的《酒是這樣品》活動當中,已嘗試過它 1996 的表現,大概理解過它的粗獷風格與其浪漫酒標是截然不同,當然豬肉榮和菠菜蓮也可譜出浪漫愛曲。
此酒已有 35 年的歷史,酒塞不多不少已出現老化,甚至有半個塞已跌了落去,就算使用專開老酒的酒刀「阿蘇」都危危乎,最終順利開酒瓶發現酒塞真的很老。
酒色也呈現老態,是磚紅色。香氣中等,帶有很強烈的煙草、泥土、樹根和獸皮;單寧早已消失,酒體中低,酸度和酒精度有點不平衡,眾人對此表現嚏之以鼻;味道上全是老態,甚至可說是酒已處瀕死邊緣,是藥材、菇菌、涼茶和煙燻,歷久不散,但香氣後來除樹根外,便轉化成炭燒咖啡和烏龍茶。

很感謝一眾好友出席是次 MT WINE 所舉辦的「千千聲」品酒會,日後再接再厲,舉辦更多類似有益身心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