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0日 星期二

美法聯手的傑作 - OPUS ONE


Opus One 可說是當代美國酒中的代表作

它是由法國波爾多五大酒莊之一的 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的莊主
敢於挑戰制度, 敢於創新的 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
與美國加州葡萄酒教父 - Robert Mondavi 聯手
在 1979 年生產第一個 Vintage, 叫做 NapaMedoc, 翌年公布於世 
1981 更破拍賣紀錄, 成為當年史上最昂貴的美國葡萄酒
1982 年由 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 正名為「Opus One
而酒標上的便是他倆的頭像, 我翻查互聯網, Opus One 中譯為「作品一號」,
個人認為此譯名難聽到極, 有點「長江七號」的味道
其實在 Opus One 官網有說明, Opus 是拉丁文
英譯是 a musical expression denoting the first masterwork of a composer
可說是一位作曲家的首份音樂傑作。「傑作 (Masterpiece)」帶給我的感覺是高雅得多

Opus One 位於加州著名葡萄酒產區 Napa Valley 的 Oakville AVA

面世短短 35 年間已加建改良過 3 次, 而種植技術亦帶領潮流, 
高密度栽種讓種植出來的葡萄串較小, 風味亦較集中
以時間長溫度較高的浸泡使酒色更深, 酒體更豐盈
採用全新法國木桶, 陳釀至少 18 個月, 入瓶後又放至少 18 個月才發售。

極度機緣巧合下, 與數位愛酒人士組織了今次 Opus One Grand Tasting,

當中有 1984 年, 1986 年, 1995 年, 2003 年, 2005 年和最新的 2010 年。
在品嚐它們之前, 經常聽別人說 Opus One 1990 年前後風格迥異
試過之後雖發現有一至兩個因素很一脈相成, 但確如傳聞所言很迥異

Opus One 1984 (RP 87,參考價: HKD 2500)

葡萄混釀比例: Cabernet Sauvignon 97% and Cabernet Franc 3%

1984 這 Vintage 對 Opus One 來說不是什麼經典年份, 而且以三十之齡, 它基本上已步入衰退期, 官方亦建議1979年至1984年宜盡快飲用, 並沒有繼續陳年的需要,不過對版主來說 1984 年很特別, 因為這是版主的出生年份, 這次聚會還幸運地出現了兩支1984年, 使大家也可看真1984年的Opus One會是什麼風味, 同時亦降低了喝Condition差的酒的風險, 除非倒楣到兩支也壞掉。

看看葡萄比例, 基本上100%也是 Cabernet 家族, 這對陳年亦有重大幫助, 入瓶前曾經歷過 19個月新法國木桶的陳年, 不過時至今日都因酒的老態而使果香、木香下降。綜合兩支1984年的狀態, 唯一分別是其中一支狀態欠佳, 呈氧化, 香氣上初時不太綻放, 後來出現些微莓香、藥酒和山楂味道, 亦略帶點 Port Wine 的味道; 而另一支狀態較佳, 香氣綻放, 酸度極活躍, 像酸梅湯、山楂, 帶點泥土味和拖肥糖。


Opus One 1986 (RP 91,參考價: HKD 2000)

葡萄混釀比例: Cabernet Sauvignon 87%, 
Cabernet Franc 9%, 
Merlot 4%


1986 年明顯跟 1984 年不一樣的是

它開始加入了 Merlot, 讓酒體更細滑。
入瓶前曾經歷過 18 個月新法國木桶的陳年,
感覺上它不像美國酒, 它帶給大家的感覺
是一支老波爾多酒, 很 Elegant, 單寧感不重, 
但酸度依然, 仍然有點果香,糖果的味道,
不過佔據很重的依然是老酒的味道, 如茶葉。
無論個人, 抑或是官方建議, 這支酒在適飲期, 
仍有少量陳年空間。 





Opus One 1995 (RP 93,參考價: HKD 2000)

葡萄混釀比例: Cab Sau 86%, Cabernet Franc 7%, Merlot 5%, Malbec 2%

1995 成為今次的冠軍, 首先是它本身是六款當中最正值壯年, 加上當年的氣候一流, 使葡萄生長成熟, 混釀品種比 1986 年的多出了 Malbec, 使複雜性提高。與別不同的是當年發酵期間葡萄與皮接觸了 39 天, 比起其他 Vintage 平均廿多天多很多, 使其色澤和單寧比較起來更深厚。


風味上已和兩支 80 後截然不同, 它所呈現的果香不多, 最為強烈的是獸皮、泥土、豉油、鉛筆等, 單寧依然強勁, 若說兩支80後像老波爾多酒, 這90後就像西班牙酒。








Opus One 2003 (RP 90,參考價: HKD 1000)
葡萄混釀比例: Cab Sau 91%, Cab Franc 3%, PV 3%, 
Merlot 2%, Malbec 1%

首先什麼都不看, 先看葡萄混釀比例, 又多一款 Petit Verdot (PV), 它的成份比例愈來愈波爾多, 浸皮 32 天, 採用法國新木桶陳釀 17 個月, 風格應該會很像波爾多, 可是一嗅之下又發現了這 2000 後的風格, 跟 80 後和 90 後又不同了, 每次品酒我不喜歡太複雜和公式化, 既然常常說喝酒是很主觀, 何不嘗試用最主觀的方法來獲取第一感覺? 這酒給我第一感覺是白蓮蓉月餅, 因為它帶出的是一種很甜的蓮蓉味道, 隨之而來才是充沛的黑加侖子果香, 味蕾告訴我這是年青的葡萄酒, 仍有很大陳年空間。除此之外, 還有一些香料和椰油, 結構強穩, 骨格堅固, 可惜今次試的是半支裝, 未能完全把它嚐通透, 相信若干年後它一定是一支更精彩的好酒。






Opus One 2005 (RP 93,參考價: HKD 2450)
葡萄混釀比例: Cab Sau 88%, Merlot 5%, PV 3%, Cab Franc 3%, Malbec 1%

翻查官方數據, 進入2000年後, 

無論在混釀比例, 浸皮時間, 抑或是木桶陳年時間, 
也變得相似, 變化愈來愈少。
2005 年仍是很年青的一個年份, 由於這年晚收成, 
基本上葡萄果味是很突出而集中, 一堆堆生果在眼前, 
如黑加侖子, 黑莓, 藍莓等, 木桶所帶出的味道亦明顯, 
如奶油, 椰子, 香料, 朱古力等。
單寧和酸度充足, 
它整體的風格像澳洲酒, 
尤其是像 Barossa Valley 的出品。








Opus One 2010 (RP 97,參考價: HKD 1900)
葡萄混釀比例: Cab Sau 84%, Cab Franc 5.5%, Merlot, 5.5%, PV 4%, Malbec 1%



2010年是暫時市面上最新的年份, 
亦是 Robert Parker 給予最高分的一個年份, 有 97 分。
但根據官方數據, 這個年份的天氣是十分異常, 
整個葡萄生長期不該冷時冷, 下了很多怪雨, 
又莫名其妙地熱, 總之就是「天氣不似預期」。
除了天氣不似預期, 就連品試了也覺得它不似預期重單寧, 就像已進入適飲期, 起碼 2005 年好像比它還年青, 
只有基本的黑果香, 其餘的是皮革、薄荷、
甘草和炭燒咖啡。個人來說, 最失望是這一支, 
又一次證明我是潛意識的 ANTI ROBERT PARKER。




今次很榮幸能夠和一眾熱血的酒友舉辦到這場總值 $12000 的酒會, 每人平均要付出兩千多, 確是難得, 希望下次舉辦其他 Fine Wine Vertical Tasting 有更多朋友參與。